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张嘎目睹奶奶被日寇杀害后,只身来到县城要找到游击队排长罗金宝,好让他帮忙为奶奶报仇。哪想真遇见罗金宝时,他将对方当作了汉奸,闹了笑话。误会解除后,张嘎梦想成为一名小八路,并想拥有一把枪。 结果因为太想得到枪,他违反纪律,将收缴的真枪偷偷藏在了树上的鸟窝里,闹出笑话。张嘎可没将笑话当笑话,想不通的他约上胖墩又来到县城,要自个替奶奶报仇。一系列事件后,张嘎由鲁莽捣蛋的少年成长为真正的八路军小侦察员。
鸡毛信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两人,父亲是民兵队中队长,12岁的儿子海娃则是儿童团团长。某天,赵父让海娃给八路军送一封有关攻打日军炮楼的鸡毛信,海娃装扮成放羊娃赶着一群羊携信上路。路途,海娃遇到敌人,急中生智把信藏在绵羊的尾巴之下,逃过一劫。海娃被迫带路,晚上却趁敌人熟睡取信逃跑,中间信一度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海娃也再落敌人之手,这回,聪明勇敢的他将敌人引上了歧途,而敌人发现上当时,打伤了海娃的手,这时,八路军赶到。
闪闪的红星
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7岁的潘冬子也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父亲潘行义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的行为,使潘冬子深受教育。3年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柳溪,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两个小八路
1943年,八路军某部独立三团的小通讯员孙大兴,在一次战斗中腿部负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大兴和小武分别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下来。
祖国的花朵
新中国建立以来,让许多孩子获得了珍贵的学习机会。位于首都的北京小学五年甲班的四十多个孩子展露着纯真无邪的笑脸,度过快乐、健康、积极的每一天。 当然,这些孩子中间总有一两个与众不同的。比如江林,他学习成绩差又不努力,梁惠明耐心帮他补课,江林却装肚子疼跑出去玩。还有一个杨永丽,小小年纪高傲自大,目中无人,跟每个人都不能友好相处。 当然一个好老师不会放弃每一个学生,一个团结的班集体也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伙伴。祖国的花朵,都将在明媚的阳光下自由盛开。
迷途的羔羊
农村孩子小三子和同村的女孩小翠因灾荒兵祸,他们的爸爸都被拉夫,杳无音信。小三子的祖母饿死了,他无家可归,流浪到了上海。他做过乞丐,替算命先生引过路,帮黄包车夫推车过桥。不久,小三子认识了一大群流浪的小朋友,又遇到因母死成了孤儿流浪到上海的小翠。后来,小三子因偶然的机会做了富翁沈慈航的嗣子,老仆人同情他的遭遇,待他很好,而他仍然想念那些流浪的小朋友,常把食品玩具送给他们。他被送到贵族学校读书,同学们知道他出身贫穷,常常嘲弄他,校长也认为沈慈航不该收留小乞丐做嗣子。一次,小三子无意中撞见沈太太另有私情,被沈太太诬赖偷窃,沈慈航决意赶走小三子,仗义的老仆为他辩护,因而一同被逐。老仆租得一间小屋,和小三子相依为命,并收容了小翠和那些流浪的小朋友。老仆领着孩子们想找工作做,但到处碰壁。严冬来临,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老仆终于支持不住,丢下孩子们死了。他们被房东赶了出来,又流浪街头,因为饥饿,他们偷了几片面包,被警察追捕,逃到一座未完工的大楼
红楼梦
俊俏秀逸的林黛玉和端庄持重的薛宝钗先后投奔贾府居住。贾府公子贾宝玉对两人的到来欣喜异常。他和黛玉反感仕途经济,两人儿女情长,但也不时误会生嗔,欲亲还疏。宝钗屡劝宝玉致力仕途,引得宝玉反感.贾母对宝玉溺爱的同时,想以婚姻来约束宝玉。贵为王妃的大小姐元春在归家省亲时选中了宝钗,王熙凤从中出谋划策,终于以掉包之计拆散了宝、黛的爱情。林黛玉在病榻上饮恨而终。贾宝玉在新婚之夜发现自己受骗,在哭祭了林黛玉亡灵之后,抛却了通灵宝玉,脱离浊世出家。
火娃
1950年,西南剿匪斗争中,解放军侦察员小孙因追踪一个国民党土匪司令而遭苗王石朝山围截,被苗族孩子火娃救起。寨里来了个杨神父,恐吓寨民。火娃明白了孙大哥说的解放军就是老长工隆昌说的红军。火娃和隆昌查明了杨神父就是土匪司令,并动员乡亲们起来斗争。
人小志大
1958年春天,崇得县第五小学五年级的两伙孩子,随着勤工俭学的开展,在农村的大跃进的影响下,打算种一小块水稻丰产试验田。但是,所有的荒地都被农业社开垦了,他们再也找不到一块能种庄稼的土地。最后,两伙小孩子都看上了老奶奶放鸭子的小水池,想要填池造田,并为这块地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老奶奶要来干涉,被支部书记和老师说服,终于同意他们种这块地。孩子们没有牛和犁,就自己动手制了一张小木犁,用英江养的黄狗来耕田。黄狗拉不动犁,急躁的森阳怪英江没有训练好狗。英江为此生气离去。通过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工作,他又回到了同学当中。学校老师改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把劳动实践和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孩子们掀起了积肥的高潮,英江偷了老爷爷的羊粪,经过大家批评,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天旱无雨,孩子们开动脑筋,各显神通,创造浇水工具。他们在老师和英江爸爸的帮助下,终于靠集体的力量创造出了一件实用的灌溉工具。为了防止村里人养的鸡来偷吃谷子,他们在田边建起了篱笆,并派小朋友民利带着大黄狗看守,还给没有看好自己家鸡的人贴了大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