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影片以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展现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1949年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军屡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帷幕。这是一场“举国之战”——政治博弈场,毛泽东和斯大林谈判,运筹帷幄力争国家利益;朝鲜战场,即使军备实力对比悬殊,我军却用壮烈牺牲换回节节胜利;外交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度亮相联合国,中国新声赢得国际敬畏;国内民间,全国人民一心支援前线,热火朝天捐款捐物。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家国。
铁道英雄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临城枣庄英勇的“铁道队”与敌人斗智斗勇,殊死捍卫家园的故事。本片是根据发生在1935年-1945年间,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等“铁道队”队员的真实事迹改编,将最大限度地还原“铁道队”的英雄故事。
开国将帅授衔1955
影片以1955年9月底全军第一次实施授衔授勋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为主线,同时将开国领袖们与开国将帅们在不同的革命历史阶段中的闪回穿插其中,充分展示了夹述夹议夹闪回这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较为新颖独特不为多见的叙事风格。既有恢宏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又有人物生离死别细致入微的情感表现,二者有机结合产生出了革命的英雄主义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历史事件真实可信有据可查。浓缩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之后的历史篇章。
英雄连
第四野战军某部四连在结束了解放战争作战之后,一直驻扎在郑州进行整训,训练的口号是“练好兵、打台湾”,训练科目是渡海登陆作战。然而朝鲜半岛上的战火改变了一切,四连所在的师团接到了上级紧急命令,连夜登车,加入了出国作战的部队行列。四连在作战行动中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利用美军内部普遍存在的种族主义情绪,包围并迫使美军一个黑人连队成建制投降,创造了经典战例。在支援东线作战期间,四连的战士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在冰面上向敌军发起冲锋,遭受了严重的非战斗减员,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四连作为一个战斗连队,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在这场战争中遭遇了最强悍的敌人、经历了最寒冷的天气、承受了最惨痛的牺牲、收获了最辉煌的功绩……
长安三万里
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
志愿军:存亡之战
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三部曲第二部《志愿军:存亡之战》聚焦铁原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在铁原战场上构筑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
1921
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13位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从五湖四海突破国际各股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创立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篇章。
建军大业
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国民党“右派”为夺权叛变革命,发动了疯狂的“清共”行动,短短数月,近31万进步同胞遭到残酷杀害,全国震惊,刚刚看到希望的中国即将再次陷入军阀混战和独裁专制的深渊。由于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右派”的疯狂进攻下,几乎遭遇毁灭性打击。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联合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批爱国将领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家国,本片讲述的就是这一段慷慨悲壮的热血岁月……
建国大业
在抗战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唐国强 饰)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张国立 饰)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