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圩场
该片讲述了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率领红军,为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保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物资供应和部队给养,在遂川草林创建第一个红色圩场的艰辛实践和光辉历程。该片将再现遂川的红色历史,展示龙泉儿女的革命情怀。
陈毅市长
上海解放后,陈毅同志担任新政权的首任上海市长。不久,陈毅市长接受国华纱厂经理傅一乐的邀请,带领工业局长顾充前往赴宴。其间,他向傅一乐阐明了党的政策,使他解除疑虑,充满信心地投入到上海的经济恢复建设中。
严复
中国革命的先驱,新时代来临前的英雄,严复,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英雄,本片讲述严复写天演论前后的故事。
二十四孝之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 姿态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小姑贤
姚氏25岁就死了丈夫,她含辛茹苦地将一儿一女抚养成人。女儿英英生来聪明伶俐,儿子继孟十分孝顺。继孟娶妻后夫妇感情很好,而带有封建思想的姚氏对此很不欢喜。姚氏非常偏心爱女儿就像掌上明珠,对媳妇却视为眼中钉,常常无事生非地打骂媳妇。一天,媳妇给婆婆端上早饭,婆婆挑剔地说她做的饭缺盐少酱不对胃口,并故意为难媳妇,要媳妇马上做出86样饭来给她挑选。媳妇实在没有办法做出,姚氏借口说媳妇有意与她作对,拿起鞭子就打。这时,恰好女儿英英进屋,连忙劝解,答应去替母亲另做一碗面来。英英见嫂子做的饭不错,就把嫂子做的那碗面端出房转了一圈,又重新端了进来。姚氏以为真是女儿做的,一面吃,一面不住地夸奖。姚氏吃过饭又找媳妇的碴儿,嫌她扫的院子不干净,纳的鞋底不整齐。英英怕母亲又责怪嫂子,就说扫院子和纳鞋底这些事都是她做的。姚氏立刻转怒为喜,夸自己的女儿能干。英英见母亲这样偏心,很不满意,便当场说出了事实真相,使母亲颇为尴尬。姚氏恼羞成怒,反咬一口把罪名加在媳妇身上,诬陷她把小姑教坏了要把媳妇打死。英英见事情搞糟了,便急中生智,一方面劝母亲把嫂子交给哥哥管教,一方面教哥哥怎样假装打嫂子。继孟按照妹妹的计策,故意气冲冲地把妻子拉到屋里,用棍子打椅垫,让妻子装哭和装死哄吓母亲。姚氏以为媳妇真的被打死了,闹出人命自己要吃官司了,吓得直打哆嗦。英英见母亲后悔了,才假装去救嫂子,嫂子也装作是死而复生。姚氏见媳妇醒了过来,这才放了心。英英乘机帮助母亲打通封建思想,假意哭闹着要去投井自杀,怕自己将来出嫁后,也遇到像母亲这样的婆婆。姚氏见此非常着急,面对女儿提出的条件:以后不能再给嫂子气受,让嫂子吃穿都与她一样,姚氏无奈只好答应。从此以后,姚氏不再挑媳妇的毛病了,这个家庭婆媳和睦,幸福美满。
上海记事
上海解放前夕,随着当局“金圆券”大量投入,通货膨胀不可避免的爆发了。美籍华人郭绍白(王亚楠 饰)想以记者身份向境外报道,遭到老同学蒋经国亲信陈济侃(韦力 饰)的反对,并劝郭赶紧离开上海。郭的未婚妻李惠蓉(袁泉 饰)家里经营着丝厂,她正暗中帮共产党做资本家的策反工作,这一切郭绍白都蒙在鼓里。次年春天上海解放,人民解放军全面接管上海,同时宣布废除“金圆券”,统一使用人民币。陈毅市长为打击残留的反动经济势力,亲自下令查封金融大厦。陈济侃等人暗中纠结反动资本家搞金融投机,遭到李惠蓉的无情揭露,怀恨在心的陈济侃在一次特务纵火中向李惠蓉射出了罪恶的子弹......
中国通史 中晚唐的困局 第46期
宦官的腐败也怵目惊心,宦官本为刑余之人,但一些大宦官却竞相迎娶妻妾,收养义子,建立起世代相传的宦官家族。朝廷文武为寻找靠山纷纷向他们行贿,有些禁军将领为了求得节度使之职,不惜以极高的利息向富户借债,来贿赂宦官,当上节度使之后,就大力搜刮民脂民膏来还债,当时民间戏称之为“债帅”。
中国通史 吐蕃兴衰 第48期
公元763年,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又发生了一件堪称奇耻大辱的大事。这年十月,吐蕃大将达扎路恭(汉名马重英),竟然率军长驱直进,攻入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当时的皇帝唐代宗怆惶出逃陕州。吐蕃于是立早年入吐蕃和亲的金城公主之侄、广武王李承宏为傀儡皇帝,停留十五日后,引兵西退。直到十二月,唐代宗才回到长安。
中国通史 世界都会长安 第47期
唐朝时,吐蕃攻破长安,并把长安的水利系统破坏了,至此以后长安就失去了作为国都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