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
在抗战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唐国强 饰)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张国立 饰)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
赤壁(上)
东汉末年,汉室幼主难当大局,朝廷中曹操独断专行,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夫孔融誓死直谏,结果落得给曹兵祭旗。原来曹操决心已定,欲剿灭刘备、孙权等江南反贼,一统天下。长坂坡一战后,刘备在军师诸葛亮辅佐之下,率结义弟兄关羽、张飞、赵云等,带领难民且战且退,最后只得求助于江东孙权。对于抗曹之事,孙权亦正犹豫不决。但大都督周瑜与其妹孙尚香均力挺其出战,眼看大兵压境,孙刘联盟方现雏形。诸葛亮观周瑜严明治军,旗下大将甘兴身先士卒,颇感欣慰。此刻突然传来军中箭弩严重缺乏,孔明不顾鲁肃好心劝阻,甘愿立下军令状,谋求箭弩……
大汉风之火烧阿房宫
项羽为了专心一意去对付章邯,又抱了必死之决心,便把虞姬交托给义兄刘邦,留在彭城,谁知刘邦仍然不能放弃虞姬美色,更醉中误奸了其婢女君儿,虞姬唯有和君儿出走,却辗转为秦军所捕,更被赵高选中送上了给秦二世胡亥。另方面,刘邦听从张良之策,以仁义之师,攻城略地,不杀人不抢掠, 结果让许多地方守将自动投降,顺利的进入关中,更直接影响嬴婴向楚军投降之心,嬴婴在霸上向刘邦交出「玺」、「符」、「节」而降,秦政府彻底瓦解,刘邦所领楚军进入咸阳。而项羽得知刘邦先入咸阳,终接受章邯军投降,转向咸阳进发,但为了不被二十万秦军所累,在新安城外坑秦兵二十万,震惊天下。项羽大军攻破函谷关,直抵戏下,等候刘邦的回复。刘邦知道不能与项羽大军为敌,乃退出咸阳,更和百姓“约法三章”,以确保众人平安,回驻霸上。而这时项羽找到君儿,误以为虞姬已身死阿房宫中,一怒烧了阿房宫,却在大火中听到美人埙声,乃潜入大火之中,救回虞姬,但火烧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灭。
大汉风之群雄并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一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建立了由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遏制民众叛乱,秦始皇对内施行暴政统治,对外修筑长城抵抗匈奴侵扰。一时间,天下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家破人亡,饿殍遍野。为反抗秦始皇的暴政统治,复国图存的六国后裔在旧日的属地上蓄势而动。
生死诺言
《生死诺言》取材于真人真事。5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原籍山东新泰的刘绍安和江苏泰兴的张志久是亲密战友。在一次炸敌人暗堡的行动中,十几个战友都倒下了,两人在生死关头许下诺言:无论谁牺牲,活着的一方就去赡养对方的父母……
李家大院
影片将以李家大院为背景,讲述主人公李紫庸与英国妻子布兰切的爱情故事,以及李紫庸执掌家业后,以西式方法将李家事业发扬光大的历程,使人们在影片中了解李家大院,感受晋商文化。影片原型为晋南富商李子用。李子用上世纪初被选派至英国留学,与英国女子麦克蒂伦结为伉俪,归国后兴办工业,实业兴国。李家大院的部分院落带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门楼外形的整体轮廓高、直、尖,线条轻快,造型挺秀,表面砖雕图案又为晋南民间艺术,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色。
古田1929
主要反映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召开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四军,在闽西地方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开展如火如荼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
大汉风之韩信点兵
楚汉相争时期,韩国贵族后裔韩信以其对时局和战场态势的独到见解遍寻明主,以期用自己的军事才华襄助明主,一雪亡国之耻。在楚军大营遭项羽冷落和嘲讽后,韩信在陈平的点拨下,毅然离开项羽,投奔刘邦而去。得丞相萧何的极力推荐,韩信投到刘邦的帐下,被刘邦登坛拜将,封为上将军,统帅汉军。韩信幸得萧何之助,终被刘邦封为大将,当日登坛拜将,为一时之盛,韩信自出关以来,连连打了多场胜仗,不但水淹废丘,先定三秦,又败魏、代两国,背水一战解决了赵歇和陈余等人,声名大噪,而且更收编了不少军队,送给前线的荥阳汉军,军势成就盛极一时。但反观刘邦所率的汉军队伍则连连惨败,几次三番更差点丧在项羽手下,每有危难都得萧何和韩信救兵相助,这时有流言传韩信的军队越来越盛,竟可和楚、汉成三足鼎立之势,刘邦对韩信的戒心,不可或除。一次,刘邦在荥阳又打了败仗,只得败走小修武殳靠韩信,刘邦却对韩信有所猜疑,先在营中夺其帅印,再向韩信问罪,最后更问韩信带兵之道,韩信竟说自己带兵乃多多益善,但自己乃带兵之才,刘邦乃带将之才,终使刘邦释疑,再重用韩信,重归信印。 刘邦终于在韩信等人的协助下,打胜了项羽的楚军,并成为天下天子,建立大汉江山,但是令刘邦最担心的乃是军权旁落,故立刻便向韩信再要了兵权,己封韩信为楚王,削了封地,韩信至此才知道自己已被利用完毕,没有价值,心里十分郁闷。后来韩信决定要和陈豨联合反汉,但可惜仍然事情败露,刘邦假意前往攻打陈豨,一边命吕后在宫中对付韩信,吕后便假藉刘邦打败陈豨,在宫中设宴庆祝,几次请韩信来共庆,韩信都不敢入宫,吕后便命萧何亲自去见韩信,要韩信入宫,因为萧何曾对韩信有恩,乃由他引荐韩信为相,韩信深以为萧何不会害己,便入宫中,谁知却中了吕后的杀身之计,被冤死在长乐宫中,一代良将韩信只得慨叹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东京审判
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法庭由11个国家的11名法官组成,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以梅汝璈为首的中国法官在3月20日飞抵东京。《大公报》记者肖南负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全程跟踪报道,战前相爱的恋人和田芳子与他相会。在宴会上,肖南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动和欢欣,却预感到此行必定多艰难。审判终于开庭了,中国代表团遭受到了种种困难和挫折,整个法庭不赞成死刑的人居然占多数。面对各国法官们的偏见与刁难,中国法官和检察官与他们斗智斗勇,克服了对美国法律不了解的种种不利因素,在庭审辩论中取得了上风。最终法庭是否能将东条英机等臭名昭著的战犯送上绞刑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