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大溃逃
以中国人、朝鲜人做活体试验的日本关东军731细菌部队,为隐蔽其所犯罪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苏联红军和我游击队凌厉攻势下,以司令石井四郎为代表的军国主义率部仓皇逃离我国东北。
安乐战场
某年夏天,来自香港各个阶层的一群人组成了一支菲律宾旅游团。在美丽女孩Candy的带队下,他们来到了这个温暖的热带国度。当地导游阿卜带领香港游客们四处游玩购物,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入夜,游客们在一家餐厅欣赏了别开生面的演出后,准备返回宾馆休息。就在这时,对面的商铺传来剧烈的爆炸声和密集的枪声。原来数名菲共游击队员在其中进行枪火交易,结果遭遇闻讯赶来的警察,双方爆发激烈的枪战。 走投无路之际,游击队员劫持了香港游客的客车。他们以人质的性命作要挟,要求政府释放菲共的领袖。生死存亡之时,每个人都面临着命运与人性的巨大考验……
八国联军
一段不堪回首的中国近代历史,由大导演张彻娓娓道来。清朝末年政局腐败,社会民不聊生,慈禧太后与一群愚昧无知的权贵大臣不但毫无抵御外国列强侵占,以及保护人民的能力,反而迷信以吞符念咒,自称无坚不摧的「义和团」可以抵御洋人,决意向列强宣战。结果导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惶逃难;人民这才醒悟到,只有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运动,才是挽救中国的唯一希望。本片于台湾实景拍摄,战争场面浩大,并由钻石级演员压阵,包括「影坛长青树」李丽华饰演慈禧太后、「功夫小子」傅声饰演刀枪不入的「义和团」铁汉曾献汉、性感尤物胡锦饰演一代名妓赛金花、红歌星甄妮饰演赛金花义妹小菊,编写出一阙英雄儿女的壮志悲歌。
英伦越战
一九七六年越战结束,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越战从未停止,它深深地在他们的脑海留下烙印……退伍越战军人李南为找寻安静的生活,不惜离开早已是颓垣败瓦的故乡,还赴英伦,与妻子胡英开设外卖店,但越战的阴影如幽灵般缠绕李南不散,使他产生如在战场上野兽般厮杀的情绪,不得安宁。恰巧李南军中死敌袁强亦于伦敦出现,且誓要置他于死地,李南惟有投靠华人社区巨头铭叔以保救全;但很不幸,这竟加速了档口二头目陈广夺权的阴谋。陈广遂与袁强勾结,借袁强之手除去李南,而他则伺机向铭叔痛下杀手。在一次刺杀行动中,胡英惨遭袁强杀害,李南痛不欲生,在英伦街头与袁强展开一场一触发的枪战。
东方秃鹰
越战硝烟散尽,但是战争的影响并未消失。为了摧毁美军留在越南的大批飞弹,美军挑选了十名华裔犯人,包括杀人犯童明辛、走私犯任人熙等,组成一支特种小队,委托林中校领导。特种小队还肩负联络滞留越南的美军上校之兄杨龙的使命。此次任务代号为“东方秃鹰”。在特种小队空降越南之时,任务负责人意外身亡,导致任务取消。幸有三名柬埔寨游击队员在当地协助,林中校决定将任务完成,特种小队一行人在越军的层层围剿中向美军的战时秘密军火库进发……
北少林
电影北少林描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武林人仕与日本侵略者的争斗。
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梅艳芳)本是清朝肃亲王的第十四个格格,为将其培养成复兴清室的火种,她少时被肃亲王送到日本浪人川岛浪速手中接受间谍训练,后被川岛浪速夺去贞操,受命下嫁蒙古王子欲鼓动满蒙独立,却迎来失败婚姻。与川岛浪速决裂后,川岛芳子来到上海,凭借美色与手段,攀附上日将宇野骏吉( 谢贤),帮溥仪在长春建立满洲国,并在被捧上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后正式成为一名日本间谍,开始疯狂报复革命党人。但在眼见昔日情人今日革命义士云开(刘德华)行刺宇野骏吉不幸被捕时,川岛芳子的心思有了转变,但危机也随之降临她身。
西安杀戮
1924年,中国正处在军阀割据之时,古都西安侦缉队队长马腾云与黑道豪门公子曲大通勾结,为夺取财宝,指使流氓汤占魁杀掉自己相好小翠,并假意派队副何远新寻找线索。何远新在赌场发现扒手六万将小翠的镯子当赌注,就把他拘捕了。一次义演中,何远新结识了京剧武生傅天豪。两人谈及此案,怀疑起曲大通,傅前去打探曲家。曲心知不妙,想让汤躲避,不料汤在客栈被何远新抓获。经六万证实,镯子是从汤身上窃得的。马腾云见势不妙,就借故将何远新调离西安数日,同时又设圈套,买通侦缉队员和六万,诬陷手镯是从傅天豪身上扒来的。傅被捕后受刑惨死,马腾云就扬言他畏罪自杀,接着马又杀六万灭口。何远新回来得知一切,十分震惊。他找到了正在豪赌的汤占魁,逼其交代实情,汤不从被何远新枪杀。何远新又潜入警察局长公馆,命屠局长及袁科长将贪赃枉法、诬良为盗的事实写成口供,屠不从被杀,袁科长为保命而只好从命。袁被吊在市政府门外的树上,胸前还塞着那份口供。李市长对案情已完全清楚,就派保安队长缉捕马、何二人。这时,曲大通旋计使何远新杀马腾云,并将何抓获,但何远新在突围中将曲氏兄弟和曲老太爷先后除掉,他自己去市府投案,最后以死护法。
西安事变
1935年秋,红军经过长征后抵达陕北。9月末,张学良出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率东北军奉命剿共,无奈战事不利,三个月内折损三师。同时陕西绥靖公署主任、后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厌倦连年内战,萌生退意,所部与红军呈互相观望态势。蒋介石在东北军严重损耗的情况下未予及时支持,这让按蒋命令放弃东北、失土失地背负五年骂名的张学良失望莫名,张遂主动接触红军方面,并经过与杨虎城的反复试探,三方达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共识。1936年秋,蒋介石挥军北上,同时亲临西安督战,在面临剿共与分调的选择下,张、杨二人决定兵谏蒋介石抗日,此即不久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